【环球时报赴广东特派记者 李萌】11月9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十五运会”)开幕式散场后,现场观众背着印有吉祥物“喜洋洋”“乐融融”元素的背包走向地铁站的身影成为一道独特的“流动风景线”。这款瞬间吸引全网目光的“显眼包”名为“广州喜乐包”。近日,在“湾区全运 广州创意”主题活动上,这款包的主设计师曾振伟向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讲述了“显眼包”背后的创作灵感。
在设计过程中,曾振伟找到了最核心的设计锚点——“喜洋洋”“乐融融”灵动闪亮的眼睛。“我将海豚脸谱进行视觉放大,让那双标志性的大眼睛直面后方,形成与路人的直接对视。”他表示,这种视觉设计,构建了奇妙的互动场景:当行人瞥见背包上的“凝视”,便会不自觉产生交流欲与好奇心。而这一设计构想,在开幕式后的街头得到了最生动的印证——无数路人因这双“会说话的眼睛”驻足。“作品能成为承载广州城市形象的符号,获得大众如此热烈的反馈,这份认可远超预期。”
曾振伟阐释说,从设计角度来看,三维立体在不同场合都能让人感受到形象的可爱。但当三维形象转化为二维平面时,如何保留感染力并激发互动欲至关重要。如果图案太小,就容易失去存在感,而放大的海豚眼睛能在远距离形成视觉焦点。“当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与你对视时,交流的欲望便自然产生,这正是设计的感染力所在”。与此同时,时尚感也很重要。曾振伟在色彩搭配与线条勾勒中融入现代时尚语言,让传统吉祥物形象摆脱刻板印象。
兼顾不同受众群体审美,是“广州喜乐包”的另一重设计考量。“这款包最大的特点是老少咸宜。”曾振伟表示,一个作品做到令男女老少、不同职业人士都喜欢很难。为此,“广州喜乐包”有4款差异化设计:一款专为运动员定制,另外3款则以“盲盒”形式随机派发。正因有4款不同图案,分别契合不同审美喜好,这款包才能广受好评。
在曾振伟看来,一款成功的文化产品,既要“好看”,更要“好用”。他希望将这款包打造成广州特色产品,让大家在开幕式结束后继续使用。基于这一考量,这款包选用对人体无害的新型防水材料,既保障了雨天使用的实用性,又提升了产品耐用性。曾振伟认为,作为一款文化产品,与价格相比,这款包的纪念意义更重要。
“广州喜乐包”走红后,不少网友大呼“想要”。但热度之下,版权保护的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。曾振伟认为: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,是保障原创者权益的核心前提,更是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的关键。真正用文化创造价值的设计师理应获得认可与支持。”
此次“广州喜乐包”的成功,并非曾振伟的首次文化破圈。在珠江新城核心商务区,他创作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早已成为羊城的文化地标,包括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《未来之门》、广州环贸中心的《拥抱世界》《出水芙蓉》等。谈及这些创作,曾振伟表示,岭南文化拥有两千余年历史,蕴藏着无数文化瑰宝,但很多元素尚未得到充分的现代化转化。在他看来,广州作为千年商都,其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在于“持续创造新价值”。“我们不能局限于国内市场的视野,而应带着广州设计、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主动参与全球竞争。”
来源:环球时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