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广网合肥11月15日消息(记者 张琳琳)当清晨的阳光洒满舞台,一幕幕充满烟火气的社区生活画卷徐徐展开。11月12日晚,根据合肥市瑶海区恒通社区真实故事改编的情景党课《窗帘之约》在瑶海大剧院首演,将一段持续1484个日夜的邻里守望故事娓娓道来,收获了满场的掌声与感动。

情景党课《窗帘之约》(央广网发 合肥市委社工部供图)
舞台之上:一面窗帘背后的社区温情
“拉开窗帘,就是平安。”这句质朴的约定,在剧中化作动人的艺术表达。由安徽省歌舞剧院与瑶海区委宣传部、组织部、社工部联合创排的这部剧目,通过细腻的歌舞叙事,让观众沉浸在社区生活的温情脉脉中。
舞台上,老党员郝白云每天的第一件事,就是望向对面楼栋的窗帘。当印有特殊标记的窗帘准时拉开,她的脸上绽放出安心的笑容。这一幕,成为全剧最动人的视觉符号。青年志愿者绿茵的活力,老军工大山与儿子小山从隔阂到和解,独居老人陈月英与女儿素雅重新找回亲情纽带……每一个故事都在窗帘的开合间静静流淌。
“清晨拉窗帘,是一天美好的开始;傍晚合窗帘,是一夜安心的承诺。”剧中这句台词,道出了“窗帘之约”最朴实的初心
幕后真实:八旬党员的1484个日夜坚守
舞台上的感人故事,源于舞台下经年累月的真情坚守。剧中“郝白云”的人物原型,正是恒通社区年过八旬的“中国好人”郝素云。
这位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,退休后一直热心公益。面对社区独居老人多的现状,她在社区党委的支持下,首创“窗帘之约”——一个清晨拉开、傍晚合上的窗帘,成为独居老人与志愿者之间无声的“平安暗号”。
这一创新举措,从最初5名银龄志愿者起步,发展到如今拥有8支分队、26名核心志愿者、170余名兼职志愿者的专业团队;从关注10户老人的窗帘,扩展到守护32户特殊家庭的日常。“窗帘之约”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,从简单的“拉开窗帘报平安”,升级为涵盖帮买代送、陪诊就医、精神慰藉的“全链条”关怀。
微光成炬:从社区暗号到区域暖流
1273名服务对象、4000余名志愿者、180支“邻里守望”队伍……如今,“窗帘之约”已走出恒通社区,在瑶海全域推广,并走向全省。剧中展现的“窗帘之约+智能水电气表”创新模式,正是现实中“数据跑腿”与“人工巡查”相结合的真实写照,让平安守护更加智慧、精准。
“这部剧最打动人的,是每个细节都源于真实。”恒通社区党委书记龚雪深有感触,“这面窗帘,已经成为衡量邻里守望的温度计。”
大幕落下,但“窗帘之约”的温暖仍在延续。正如剧中主题曲所唱:“窗帘开合,是平安的应答,晨昏之间,是无声的牵挂。”这面普通的窗帘,在晨昏交替中,继续诉说着瑶海区最温暖的民生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