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呼和浩特10月17日(记者 刘艺琳)10月17日,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获悉,土默特左旗依靠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。
土默特左旗辖8个乡镇296个行政村,农业人口占比高,该旗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,探索“庭院经济”发展路径。
2025年,土默特左旗制定并实施《土默特左旗2025年产业帮扶到户(庭院经济)补贴项目实施方案》,围绕“房前屋后”闲置资源,推动发展微菜园、微菌园、微果园、微养殖等庭院经济模式。
截至2025年9月,土默特左旗共有1138户脱贫户和监测户享受庭院经济补贴,发放补贴资金152.815万元,有效激发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,实现了“小庭院”撬动“大振兴”的初步成效。
土默特左旗高度重视庭院经济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作用,将其列为年度产业帮扶重点任务。在政策设计上突出对象精准:以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中的脱贫户和监测户为帮扶对象,精准识别、动态管理,确保政策惠及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体;突出方向精准:围绕“宜种则种、宜养则养”原则,分类制定种植、养殖、小作坊等补贴标准,鼓励群众根据自身条件和意愿选择发展路径;突出标准精准:设定差异化补贴额度,如微菜园、微果园每户补贴500元,微养殖棚圈每户补贴1000元,小作坊最高补贴5000元,既保障公平又激发动力。
截至目前,土默特左旗1138户受益户通过庭院经济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,有效缓解了返贫风险;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得到高效利用,美化了人居环境,提升了土地效益;通过“先建后补、以奖代补”机制,激发了群众自主发展产业的积极性,形成了“要我发展”到“我要发展”的转变。
庭院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。土默特左旗政府有关领导表示,庭院经济投资小、见效快、风险低、易操作,特别适合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家庭,是实现“户户有产业、人人能参与”的有效载体,为同类地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