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风改写版】

深夜,德云社演员高峰在社交平台晒出一组书柜藏书的照片,瞬间引发网友热议。翻阅评论区,满屏皆是"佩服""敬重"的留言,众人对其担任德云社总教习一职更是交口称赞。在这个行当里,天赋、热爱与勤奋缺一不可,唯有三者兼备,方能突破重围,摘得硕果。

关于"总教习"这个头衔的由来,其实并非正式职务。早年间,郭德纲带着弟子们参加综艺节目,为让观众记住这位幕后功臣,便根据高峰日常的教学工作,半开玩笑地赠予他这个称号。如今看来,这个称呼可谓实至名归——从龙字科的教学表现来看,高峰确实担得起这个名号。他与教导主任杨鹤通搭档配合,活脱脱把德云社变成了相声界的"黄埔军校"。

郭德纲曾评价高峰是"为相声而生"的艺术家。这位总教习对相声的钻研劲头令人叹服:口袋里装着豆子练习贯口,背完就转移一颗,如此反复形成肌肉记忆;后台指导孟鹤堂、周九良台词处理时,三言两语便切中要害。近期流出的教学视频中,他总能把专业知识掰开揉碎,连外行都能听懂个中门道。

有趣的是,郭德纲、于谦常把"天赋""开窍"挂在嘴边,高峰却总叮嘱学员"多听多琢磨"。这看似矛盾,实则互补——前者说的是入行门槛,后者讲的是进阶之道。就像岳云鹏的逆袭,若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,恐怕至今还在擦桌子背贯口。

那么,"多听多琢磨"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?高峰在龙字科直播时给出答案:听到老艺术家的某句台词,要能立刻反应出作品名称、搭档演员和上下文;再进一步,连观众的掌声都要能解读出信息量。这种积累就像解题,见得多了自然触类旁通。

在传统曲艺领域,天赋确实是块敲门砖。但门内人更明白,真正的修行,在于日复一日将那些"豆子"从左边口袋,一颗一颗挪到右边口袋的坚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