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十五届
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民族民间舞终评舞台上
乌审旗乌兰牧骑带来的民族民间舞
《挡门迎婿》震撼亮相
作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“鄂尔多斯婚礼”为灵感核心
将“挡门对歌、互动嬉戏”的经典民俗场景
演绎得鲜活灵动
现场掌声如潮
赢得观众一致好评

这支舞蹈以原汁原味的北疆风情、精湛灵动的艺术表现,向中国舞蹈界的最高荣誉发起冲击,让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在全国舞台绽放耀眼光芒。
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成立的乌兰牧骑之一,这支拥有65年历史的“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”,始终以马头琴旋律、灵动舞步与激昂歌声穿梭于草原城镇,用艺术温暖人心、凝聚精神。





2025年以来,乌审旗乌兰牧骑已开展惠民演出超百场,联动六个省区进行了文化交流,斩获十余项专业奖项。
坚守人民立场,以文艺滋养精神家园
在乌审召镇乌审召嘎查文化广场,牧民巴特尔凝视群舞《醉美北疆》,演员手持酒盅的轻盈舞姿与清脆盅声交织,台下观众随节奏拍手——这正是乌兰牧骑践行“文化惠民”的生动缩影。
2025年,队伍紧扣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导向,以“重要节点+精准服务”模式,在元旦、春节、那达慕大会等时段深入苏木镇、嘎查村、社区、企业、学校,惠及群众超29万人次。


从第五幼儿园孩童跟随《北疆欢歌》起舞,到苏里格社区居民为小品《共富共享幸福城》捧腹,再到企业职工合唱《同心共筑中国梦》,每场演出都是价值观的鲜活传播,实现艺术与群众情感的深度融合。
深化交流互鉴,以开放推动文化创新
8月延安宝塔山下,独舞《北疆碗韵》落幕时掌声雷动,这是队伍构建跨区域文化交流桥梁的见证。

“既要输出传统文化,更要吸收各地精华,让文化在交流中焕发新生。”乌审旗文化和旅游局局长、乌兰牧骑代队长张军的话,道出队伍对文化发展的深刻理解。



2025年,乌审旗乌兰牧骑的足迹遍及长三角及呼和浩特、赤峰、靖边、延安等地,十多场展演既为“文化走出去”搭建窗口,也为“灵感引进来”开辟路径:在南京,与昆曲艺术家探讨“传统艺术现代化表达”,民族文化与江南文化碰撞火花;在延安窑洞广场,向陕北说书艺人学习“方言故事叙事技巧”,让文化传播更接地气。
锤炼艺术精品,以实力展现文化自信
2025年,乌审旗乌兰牧骑在专业舞台屡创佳绩。4月第七届内蒙古舞蹈大赛中,《步步秀福》《醉美北疆》与鄂托克旗联合选送的《挡门迎婿》三个作品获七项大奖,其中《挡门迎婿》囊括表演、创作一等奖等四项荣誉,入围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终评,评委赞其“兼具民族韵味与现代编舞创新”;7月内蒙古音乐大赛中,飞跃组合获组合类二等奖,潘霞获民族组三等奖;曲艺《绿色旋律》成为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开场节目,《江南茶香飘北疆》在内蒙古曲艺小品那达慕中实现表演、编剧、导演、作曲“大满贯”。

△飞跃组合参加内蒙古音乐大赛暨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室内乐比赛

△舞蹈《步步秀福》亮相第七届内蒙古舞蹈比赛

△舞蹈《挡门迎婿》亮相第七届内蒙古舞蹈比赛

△舞蹈《最美北疆》亮相第七届内蒙古舞蹈比赛

△小戏《江南茶香飘北疆》参加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小戏小品那达慕展演

△与鄂托克旗乌兰牧骑联合打造民族民间舞《挡门迎婿》参加第十五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民族民间舞终评
队员潘霞受邀参加全国声乐展演,斯庆呼雅格《乳香内蒙古》获自治区新人新作奖,阿丽娅、阿拉腾乌拉、温根哈斯等分获各类赛事佳绩。


乌审旗乌兰牧骑副队长胡雅格表示:“每块奖牌都是队员放弃休息、刻苦训练的成果。”
这支曾连续六次获评“全区一类乌兰牧骑”、荣获全国“服务农牧民、服务基层”先进集体等称号的队伍,2021年成为自治区新时代乌兰牧骑政治建设示范队,2022年被评为全国文旅系统先进集体。
站在新起点,乌审旗乌兰牧骑将继续聚焦“乡村振兴、民族团结”等时代主题创作原创作品,让作品更贴近时代、更扎根人民;推动“数字乌兰牧骑”线上展演,覆盖更多偏远地区,以创新传播方式打破地域限制,让“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”的声音通过云端浸润千家万户。
来源:乌审旗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