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月场中的血泪:一位民国妓女的真实人生

2011年,张艺谋导演的《金陵十三钗》上映,倪妮饰演的风情万种的妓女形象令人难忘。影片中,十三位风尘女子在南京大屠杀期间,为保护教会学校的女学生而挺身而出。虽然故事背景基于真实历史,但情节却是艺术创作。相比之下,民国时期妓女康素珍的自传《我的妓女生涯》,则为我们揭开了那个时代风月场所的真实面纱。

在影视剧的渲染下,很多人对青楼生活充满浪漫想象:锦衣玉食、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。然而现实却残酷得多。康素珍笔下的妓院,更像是一座精心设计的监狱:一丈多高的光滑围墙,布满电网,每个门廊都有打手把守。这里的女子过着奴隶般的生活,不仅食不果腹,还要承受无休止的劳作和精神摧残。

康素珍,原名康小妹,13岁就被卖入妓院。她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,父亲染上鸦片瘾后,先后将她卖作丫鬟、戏班学徒,最后沦为残疾老人的童养媳。一次逃亡后,她不幸被熟人出卖,从此坠入风尘。初到妓院时,她宁死不从,却遭到断食、毒打等非人折磨,最终被迫屈服。

在妓院里,姑娘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梳洗,学习各种取悦男人的技艺:唱曲、弹琴,甚至是床笫之术。能接客的尚可果腹,接不到客的只能吃剩饭、挨打骂。更可怕的是,她们永远无法攒钱赎身——所有收入都被锁在老鸨的箱子里,房间的每一寸墙壁都会被定期检查,防止藏私房钱。

康素珍15岁开始接客,她至今记得第一个客人:一个70岁的糟老头子。对方不仅要她陪酒调情,还要她用嘴喂瓜子——先用手将瓜子弹进自己嘴里,用舌头分离壳仁,再渡到老人口中。这一幕成为她挥之不去的梦魇,也是她堕入深渊的开端。

从1943年到1949年,康素珍辗转成都、宝鸡、兰州等多地妓院。这六年如同漫长的噩梦,直到新中国成立,废除娼妓制度,她才重获新生。但心灵的创伤,却永远无法愈合。

民国时期的风花雪月,只属于少数权贵。对绝大多数人而言,那是一个充满血泪的黑暗年代。康素珍的故事提醒我们:在浪漫化的历史叙事背后,往往隐藏着普通人的苦难与挣扎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