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真没想到,拖了7年的纠纷,调解员只用2个小时就解决了!法院办事效率高,公平公正为老百姓办实事,我真心感谢!”近日,威海市环翠区诉讼服务中心调解员姜悦国成功调解一起拖了7年的装饰装修合同纠纷,实现案结事了人和,获得当事人点赞。
事情要从2018年说起。当时,周女士委托陈师傅对其购置新房进行装修,双方签订了装修合同。工程完工后,周女士认为装修存在瑕疵,拒绝支付部分装修款。陈师傅则坚持认为,装修质量完全符合合同标准,且周女士已签署验收确认单。然而在过去七年里,尽管陈师傅多次催要,尾款问题始终未能解决。其间,陈师傅的妻子亲自上门索要欠款,结果双方发生激烈争执,矛盾一度激化到报警处理。派出所曾组织调解,但由于双方情绪对立,调解未能成功。于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双方的矛盾逐渐升级。无奈之下,陈师傅将周女士诉至法院,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长期困扰。
法院受理该案后,姜悦国迅速打给陈师傅了解情况。考虑到纠纷已持续七年,双方积怨较深,如果直接安排面对面调解,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。于是,他决定采用电话调解的方式“逐一突破”。
“周女士,我理解您对装修细节的期待,但拖欠款项并非解决之道。不如我们换个思路,看看能否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方案?”调解员在电话中耐心引导。
另一边,考虑到实际情况,姜悦国也调整了沟通策略:“陈师傅,装修确实是个细致活,难免会有小瑕疵。考虑到您不便上门维修,不如我们通过照片视频确认问题,您适当减免部分费用作为补偿?这样既能解决纠纷,也能避免继续拖延对双方造成更大损失。听说周女士之前还给您介绍过客户,做生意以和为贵,妥善处理对双方都有利。”
在疏导双方情绪后,姜悦国趁热打铁从法理和情理出发帮助二人分析利弊。他告诉周女士,长期拖欠款项不仅影响个人信用,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;同时,他也提醒陈师傅,装修确实存在细节问题,适当让步既能尽快解决问题,也能维护客户关系,良好的口碑才能让生意走得更远。
在姜悦国的悉心调解下,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:陈师傅同意减免部分尾款,周女士则承诺一次性结清款项。经过两小时的调解,随着转账成功的消息弹出,这场长达七年的纠纷终于落下帷幕。
(通讯员 李涵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