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成长,搭建亲子互动与文化传承的桥梁,11月16日,由梅县区妇女联合会主办、梅州市梅园百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“庭院传情·守护童心”古街庭院非遗亲子活动在松口古街庭院举办。活动以泥塑、竹编两项客家非遗技艺为纽带,聚焦爱心妈妈与结对儿童群体,让亲子在协作互动中传递温暖爱意,让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亲情的温度在古镇庭院间交融绽放。

在上午的泥塑环节中,以“自然生物、柚子”为主题,非遗老师详细讲解泥塑具象造型的塑造技巧,引导亲子家庭放开思绪大胆创作。实践环节中,家长与孩子迅速投入创作状态,揉泥、塑形、刻纹,有的家庭分工协作,家长揉泥打底,孩子专注刻画瓢虫的斑点、蝴蝶的翅膀;有的家庭相互启发,把柚子造型与卡通形象结合,捏出圆滚滚带笑脸的“创意金柚”。指尖翻飞间,原本普通的黏土渐渐变为栩栩如生的昆虫、柚子,一件件作品形态各异、童趣盎然。
午后的阳光洒满古镇街巷,竹编体验现场暖意融融。非遗老师向大家演示杯垫的基础编织技法。彩色的竹丝在手中翻飞,爱心妈妈们手把手带孩子们调整竹条角度,帮忙固定交叉节点,不时轻声鼓励,在妈妈们的耐心引导下,孩子们逐渐放松下来,慢慢摸透了编织窍门,与爱心妈妈们配合愈发默契,一个个带着掌心温度的竹编杯垫渐渐成型。

此次活动,以非遗技艺为媒,爱心妈妈与结对儿童携手合作,非遗传承与爱心帮扶深度交融,让结对儿童近距离接触到了鲜活生动的传统非遗技艺,在温情陪伴中沉浸式感受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,汲取成长的力量。接下来,梅县区妇联将持续关注留守困境儿童的成长需求,通过整合资源,搭建更多兼具文化传承与情感关怀的活动平台,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守护童心。
南方+记者 魏丽文
通讯员 李梓菲